有的家長看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比自家孩子發育的快,很多孩子到了年齡就能開口說話,叫爸爸、媽媽,而且聲音清晰又清脆。可是到了自己孩子的身上總是慢半拍,不是不會說話就是發音不準、吐詞不清……這讓家長十分的心慌,想著孩子是不是得了什么疾病才導致的。其實不必驚慌,無論是什么問題,只要不是天生智力問題,都是可以改善的。那么,一起來看看2歲寶寶說話不清楚是怎么回事?如何改善呢?
2歲寶寶說話不清楚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1.發音器官異常
發音器官異常導致的說話不清楚是病理性的原因。人的發聲器官由舌、喉、上顎、聲帶、軟腭等構成,牙齒也在發音上起著重要作用,一旦這些構成器官有一點點的損傷或發育異常都會引起寶寶說話不清楚。另外,孩子氣息不足,肺活量低,舌頭不靈活等也對發聲有一定影響。
2.聽力障礙
孩子說話首先來自對外界聲音和口型的模仿,更多的是來自聲音的刺激。如果孩子的聽力有障礙,不論是輕微障礙還是什么,都會降低孩子對聲音的敏感度或聽不清正確的字詞發音,從而難以進行準確的語言模仿,導致小孩說話吐字不清,語言表達不暢。
3.語言發育遲緩
每個孩子的大腦智力等發展水平都是有差異的,這是不可否認的。孩子大腦發育緩慢,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感覺統合能力失調,難以對外界的信息進行及時準確的接受、傳遞、回應,孩子說話不清楚就是發育緩慢的一個表現。家長可適當補充孩子的營養,適當鍛煉等,促進大腦發育。
2歲寶寶說話不清楚,有以下幾種改善的方法:
1.及時排查聽力障礙
嬰兒出生后3天就可以進行聽力檢測了,如果發現存在聽力障礙,可在牙牙學語前進行聽力康復,并強化
語言訓練。當然,兩歲的寶寶也是可以重新檢測,會檢查的更精準,然后進行訓練或者治療的。
2.矯正治療構音器自異常
如果存在構音器有異前的情況,如舌系帶長或過短等。父母應及時帶孩子去醫院進行矯正治療和訓練。
3.重視家庭教育、提供好的語言環境、放慢語速與孩子交流
家庭語言環境差也會造成孩子開口困難、吐字不清,比如,父母不經常與孩子交流,家庭缺乏充分的情感、母愛等感官刺激;過分溺愛和約束;家庭中南方話和北方話并存,導致孩子理解困難,出現表達問題。因此,父母應重視嬰幼兒學說話的家庭環境。為孩子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多多與孩子進行交流,多給孩子表達的機會。
平常交流的時候,放慢語速,家長要做到字正腔圓,讓孩子可以清晰的聽到你的發音,他才可以更能正確的模仿,清楚的表達。
家長不忙的時候和家人對話,或傳達事情也可以讓孩子代為轉達,耐心仔細的教孩子一遍,讓他能夠清楚的復述,然后再讓孩子傳達過去,如此反復訓練,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表達能力,還能鍛煉記憶力一舉兩得。
4.及時診治心理問題
如果嬰幼兒吐字不清是由孤獨癥、選擇性緘默癥等造成的,那么父母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或兒童語言能力訓練中心進行專業診治。
一般情況下,孩子兩到三歲的時候說話不清楚不必太過擔心,也許只是語言發育緩慢是正常的,不要輕易做像舌系切割之類的手術,可能會出現意外等情況。但是四歲以后還是如此,家長就要十分重視了,必要的時候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或者語言訓練機構做治療和語言訓練,讓孩子能夠快樂的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