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統失調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
發表日期:2021.04.23 瀏覽:2464 次
為什么同齡寶寶中,有的口齒清晰,詩歌朗朗上口;有的卻還在咿咿呀呀表達不清,只有媽媽才能聽懂?寶寶說話晚,講話不流利,吐詞不清這些都是孩子感統失調的表現,感統失調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真的這么大嗎?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孩子語言障礙的原因,首先,排除會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的生理原因后,得出以下結論:
家庭帶養方式
家長對孩子過度溺愛,從小讓孩子吃流食,或添加輔食較晚較少,都會導致孩子口腔肌肉張力不足;
模仿
帶養人說話不清,孩子又模仿帶養人說話,家長不及時糾正,會導致孩子一錯再錯;
感統失調
口腔觸覺不足、聽覺刺激不足或不當、語言概念不足、前庭覺發展不足等都有可能造成孩子語言發育遲緩。
無論是感統原因還是家庭環境的原因,都在無形中給孩子帶來了很多困擾,趁著孩子年齡還小,需要盡快解決這個問題。
培養聽知覺
只有聽得到,才能說得出。聽覺信息的輸入,是孩子說話的第一前提條件。所以,加強對孩子聽知覺的訓練,培養孩子良好的聽知覺,對于促進孩子語言的發展極為有利和重要。
家長平時可以和孩子多互動,與孩子進行雙向溝通,下達一些指令指揮孩子做事,加強孩子聽覺注意,聽覺記憶和聽覺理解等能力。
培養口腔觸覺
嬰幼兒時期,口腔肌肉操作能力的練習是第一發展階段。孩子再大一點開始長牙后,一些適度的需要咀嚼的食物,不僅是營養的補充,更是臉頰小肌肉和上下顎的咬合能力的練習,這也會影響到未來孩子的發音。
家長平日多為孩子做做口腔按摩,多讓孩子做一些口腔肌肉鍛煉,比如吹氣球、嚼牛肉粒、吹口琴、扮鬼臉、模擬動物叫聲等,以加強孩子口腔觸覺的敏銳度和口腔器官的靈活性。
強化前庭覺功能
語言的發展涉及嘴、舌、喉部、聲帶、腹部等的肌肉動作,這些都與前庭的平衡反射關聯在一起去。當前庭覺不良時,孩子的語言會受到影響,產生遲緩或障礙。
所以,想要讓孩子語言發育良好,一定要強化前庭覺功能。比如通過旋轉、搖晃、震蕩、跳躍等之類的游戲,刺激孩子的前庭覺發展等。
感統失調不會隨著年齡的成長而消失,對于感統失調的孩子,12歲以前通過專業的感統訓練很容易得到糾正,一旦超過這個年齡,將很難改正。
以上就是感統失調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影響,如果孩子需要專業的訓練,家長可以參考文章“武漢兒童語言培訓機構哪家比較好”,來選擇合適的兒童語言訓練中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