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語言的過程中,3個月~2歲之間是語言的爆發期,2歲的時候已經能說簡單的詞匯。4周歲的時候,能安靜的聽故事并理解內涵,能復述故事,大聲朗誦兒歌,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想法,會用簡單的復合句,但是有時候發音不準。4歲孩子發音不準的訓練方法有哪些呢?
孩子發音不準的原因 1.周圍環境的影響
環境對孩子的語言發育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孩子在語言發育期間,如果沒有人的正確引導,孩子就會自己去學習。如果,孩子周圍的人都是說方言,或者一些發音不標準的語言,那么,就會影響到孩子的發音問題。孩子在模仿別人發音時往往都是因為不了解含義而發出錯誤的語音。
2.父母的忽視
孩子在剛學會說話的時候,表達欲望比較強烈,但是自己所儲存的詞匯又往往不足,所以孩子經常會說一些模糊不清的發音來讓別人理解自己,最終就會導致發音不清的情況發生。但是有些父母則認為,孩子長大后自己就會慢慢糾正過來,所以也就忽略了對孩子正確的引導,也就使得孩子發音不準的情況越發嚴重。
3.病理原因
先天腭裂造成的上腭結構不完整,就是導致發音不準的病理原因之一。除了先天腭裂,還有聽力障礙、腦疾病或損傷以及其他很多種原因都會導致孩子的發音出現問題。還有發音器官本身的異常也會導致孩子發音不準。
4周歲孩子發音不準的訓練方法
1.讓孩子張大嘴說話,一字一句糾正字音口型
很多孩子說話吞吞吐吐,不是不知道怎么說、說什么,而是嘴型不飽滿,難以發出正確的字音,因而張開嘴巴很重要。張開嘴巴說話,就能清楚聽到孩子發音的問題,進而進行糾錯改正。
2.減慢說話速度,保證每一句話的清晰度 許多孩子急于表達自己,說話很快,但說話快就容易使寶寶發音不清,有跳詞、漏詞的可能,導致發音不清楚,說話吐字不清。讓孩子聽故事,重復故事。
3.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多創造說話機會
不少家長都說方言,方言本身有許多變音,對孩子影響很大。因此家長應盡量說普通話,且日常說話語速應保持在適中的速度。孩子的語言表達首先來自對環境的模仿,良好的環境對其模仿并形成良好的語言表達方式十分重要。
發音不準的孩子需要做語言訓練,家長除了帶孩子到語言訓練機構訓練孩子的發音,平時也要及時糾正,讓孩子有好的發音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