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習是一個逐漸發展的過程,但是有部分孩子語言發育較緩慢,說話時非常吃力,常出現發音錯誤。有家長詢問:寶寶說話發音不準是什么原因?
1.呼吸系統影響發音。
兒童缺乏鍛煉或呼吸系統發育不足會導致發音出現問題。如果孩子呼吸系統不好,容易能量不足,說話時沒有穩定持續的氣息,所以“懶得”用力發音,即便努力嘗試也很難準確念對。
2.感統失調影響發音。
寶寶最初的語言學習主要靠觀察與模仿。聽知覺和視知覺是學習語言的前提,如果沒有良好的視聽知覺功能,會聽不清楚正確的發音,學不好語言,產生發音障礙問題。
除此之外,如果前庭功能不佳,視覺和聽覺輸入的語言刺激,包括語音、語調、頻率、音量、音源、音質等,都將無法被正確過濾辨識進入大腦。大腦信息混亂,語言區無法正常發展,從而引發發音不清,無法理解語意,也無法正確表達語言。
3.口腔功能影響發音。
舌頭靈活性不夠、口唇封閉性不夠、下顎穩定性不夠等會導致孩子出現吐字不清,大舌頭等語言障礙。還有些家長在喂養習慣上欠妥,總是給孩子喂食細軟食物。孩子咀嚼過少,也會影響口腔肌肉發展,影響發音吐字。
4.語言環境影響發音。
有的家庭語言環境過于單一,孩子缺乏玩伴的環境下,孩子語言鍛煉機會太少。或是家長本身不愛教孩子說話,沒有及時糾正孩子發音,讓孩子一直保持錯誤說法。因此孩子在語言敏感期家長要做出正確引導和語言刺激,使孩子在發音練習上避免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