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有語言發展敏感期。進入語言發展敏感期后,孩子學習語言能力特別強。但有部分孩子在相應的年齡沒有出現語言爆發,有家長咨詢:孩子三歲了不會說話怎么辦?需要治療嗎?
導致小孩不會說話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病理性因素一定要及時排查并接受治療。比如:
1.聽覺障礙
當聽力障礙發生時,寶寶無法有效接受語言刺激,無法實現語言快速發展。
2.神經或大腦傷害
大腦損傷可能會影響語言中樞神經發展,導致兒童語遲。
3.情緒障礙,如自閉癥
自閉癥兒童的語言中樞功能發育落后,話少,嚴重的甚至是完全不說話,對語言的理解水平很差,一般用肢體或者哭鬧代替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
4.構音器官異常
構音器官異常,是指運動障礙性疾病以及腭裂、舌體肥大等先天生理畸形。這些疾病不止會帶來構音障礙,還會引發的語言發育遲緩。
以上幾種情況需要盡早治療,改善根源問題以后再來解決語言學習問題。除了病理性引發的語言遲緩,孩子不會說話,還可能與家庭因素有關:
1.父母講話少
父母忙于工作或平時與孩子互動太少,這會導致孩子語言學習不足。那么這種情況要多和孩子交流,每天堅持親子共讀,在豐富的語言學習中培養孩子傾聽和表達能力。
2.接觸過多電子產品
常讓孩子看動畫片或手機學說話。但是電子產品畢竟是機器,沒有情感交流、在被動灌輸的語言模式下,不利于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
3.過于默契
父母對孩子過分溺愛,包辦替代過多,沒有讓孩子用語言表達需求。比如孩子想喝水,媽媽在孩子說話表達之前,就已經將水杯拿過來。這種過分的默契,將孩子想說的話堵在口中,說話機會太少。